燕京散记——金 倜(3)
【发布时间】:2006-07-04
4
鬼市。
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很出名的,但它又叫鬼市,我就不知道了。
谭宗远先生是老北京,他说明天赶早四点钟起床去潘家园,大家准备好手电。我没准备,赶早天黑这我知道,但市场里不会没有灯吧,这是北京呀,谁敢停北京的电,他不怕人民砸烂他的狗头,再踏上一万只脚!
但是我错了,深秋时节的早晨四点多钟,潘家园市场一片漆黑,同行的朋友大都打开自备的手电没入夜色,真正的是黎明前的黑暗,而我只好尾随谭宗远先生那探照灯一样的应急灯,进入市场。这就叫沾光吧。
你不身临其境,你就无法想像这样的场景——浓浓的夜色省略了所有人的身影,而市声却一点不逊于白日里的繁杂,只是分贝低些;沿旧书刊交易区一路看过去,影影绰绰,来淘书的人比肩接踵,真想不出哪儿来那么多的旧书刊。其实,细想想就不奇怪了,这是北京呀,从来这儿就是帝皇之都呀!现在有人揩公家的油,可以公款吃喝,可以贪污腐化,那么,那个时候小太监们从皇宫里顺手牵羊带几本书出来,又算得了什么呢?太监也是人嘛,他也有私欲,既然其余欲望已经随刀而去,那么以宋版、明版藏本换点小钱这样的小欲望就不能算是大错误了,不是吗?
陈子善先生真正是双目如炬,一群拥趸紧随其后,陈先生像赶早市的牛贩,在书摊前稍作打量便能决定是否逗留,嘴里念叨一声“这儿有货”,大家便矮下身去,弓腰引颈,借着手电光仔细搜寻起来;如果陈先生不作反应,大家便在他左右尾随而去。我对版本学毫无研究,我买书藏书都是随个人喜好,所以当他们喋喋不休地谈初版本谈限量发行版本谈签名本的时候,我则退到一边去,找自己感兴趣的旧书。在潘家园我买了两本书,一本是塑料封面的《毛主席语录》,扉页上有林彪的题词。毛主席语录一直是我偏爱的,有林彪题词则是应了我的好奇;还有一本是诗集《天真》,作者简宁,原先是诗人,据说现在是书商,我想看看一个商人过去的影子,便顺手买了。
天色泛亮的时刻,许多地摊已经开始打烊了。我们晓得蔬菜是有反季节的,没想到做生意竟也有反时间的,一般的是白天做生意夜晚打烊,但这潘家园市场的旧书交易却是天亮前做交易,天亮后打烊。我的疑问终于得到答案。潘家园市场原先是做珠宝生意的,天子脚下奇珍异宝当然多不胜数,但这样的交易必然要有一定的保密性,行内人士便约定俗成趁夜色往这儿交易,此后,书画、书籍交易也聚集到了这里,这种反时间的生意便被称作鬼市。
不过,关于这鬼市的说法还有一种版本,说,原先不叫“鬼市”,而叫“簋市”,意思是搜寻奇异的地方,后来以讹传讹,“簋”成了“鬼”,想必是哪位白字先生一字误人,一传十,十传百,“簋市”便成了“鬼市”。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,歪打正着有时也不乏禅机。一笑!
5
匆匆数日,当谭宗远先生将合影的照片送达我们手中的时候,我知道,会议到此结束,明天各奔东西;北京,我曾经在地图上无数次抚摸过的城市,你最美好的秋天将和我最美好的记忆长埋在我的心底!